中医上所说的臁疮腿属于现代医学的慢性下肢溃疡,常因湿热、寒湿阻滞经脉,使淤血内停,脉道不通而发生。中医在治疗臁疮腿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,通过几千年的发展,辨证论治成为中医*具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。下面就来看看臁疮腿的中医辨证论治,希望能对大家的治疗有所帮助。
1、湿热下注证:多见于臁疮初期,外臁部位,先痒后痛,红肿成片,溃后脓水淋漓,进而腐烂,脓血脂水俱下,形成溃疡,伴小腿青筋显露,舌质红,苔白或黄,脉滑数。治宜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方用萆薢渗湿汤。外用金黄散。
2、瘀血阻滞证:症见小腿青筋怒张,患处肿胀或破溃,周围皮肤色紫褐,小腿肿胀,足肿色暗红,舌质暗红或有瘀斑,少苔,脉沉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解毒通络。方用补阳还五汤,外用七匣散外敷。
3、肝肾阴虚证:多发于小腿内臁,溃疡缠绵日久,漫肿微痛,滋水不多,周围肿色暗黑,伴腰膝酸软无力,足跟疼痛,舌红少苔,脉濡细。治宜滋补肝肾,清热利湿。方用知柏地黄汤,外用生肌白玉膏。
4、脾气虚陷证:患处溃疡,肉色灰白或暗黑,脂水稀薄淋漓,足胫浮肿,形倦畏寒,面色苍白,食少纳呆,舌质淡,苔白,脉沉细。治宜益气健脾,补中升提。方用补中益气汤,外用生肌散。
以上就是关于臁疮腿的中医辨证论治的介绍,相信大家有所了解了吧,中医将臁疮腿分为湿热下注证、瘀血阻滞证、肝肾阴虚证和脾气虚陷证论治,在治疗臁疮腿的过程中,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、运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式指导临床,对臁疮腿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,强调多层次、多环节,综合调理,在改善症状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、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。